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气旅游 > 武夷山

武夷山

日期:2019-08-30 来源:周六天气网

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武夷山 碧水丹山,三教胜地

“碧水丹山”是对武夷山自然风光的形容,“三教胜地”是对武夷山宗教文化的概括,《印象大红袍》是现代人对武夷山深厚韵味的赞美,还有“世界双遗产”。也许你会想“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但真正走进这幅山水画卷,捧一杯茗香四溢的茶盏,才发现沉默不语的武夷山,它的博大、悠远却无法用三言两语道尽。

武夷山里的自然美景

天游峰 郁郁葱葱的雄峰峻岭

徐霞客曾赞道:“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天游峰是一条由北向南延伸的岩脊,削崖耸起,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峰上有一涧,沿崖壁流下峰底,奇特壮观。峰上名木古树众多,常绿阔叶林郁郁葱葱。峰顶胡麻涧旁的石壁上,有历代摩崖石刻近百处。

九曲溪 九曲环绕,蜿蜒逶迤

九曲溪发源于武夷山森林茂密的西部,水量充沛,水质清澈,蜿蜒曲折,分布峦岩壑间和深刻的断裂方向控制下,形成深切河曲,在峰峦岩壑间萦回环绕。九曲溪两岸是典型的单斜丹霞地貌,所有峰岩顶斜、身陡、麓缓,昂首向东,如万马奔腾,气势雄伟,千姿百态。

大红袍景区 名贵大红袍,苍郁古茶园

大红袍景区位于著名大峡谷“九龙窠”内。这是一条受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发育的深长谷地,谷地深切,举世闻名的大红袍生长在九龙窠谷底靠北面的悬崖峭壁上。这里叠着一大一小两方盆景式的古茶园,六株古朴苍郁的茶树,枝繁叶茂。它已有340余年的历史。

水帘洞 古今晴檐终日雨,春秋花月一联珠

水帘洞洞顶危岩斜覆,洞穴深藏于收敛的岩腰之内。洞口斜向大敞,洞顶凉爽遮阳。两股飞泉倾泻自百余米的斜覆岩顶,宛若两条游龙喷射龙涎,飘洒山间,又像两道珠帘,从长空垂向人间,故又称珠帘洞。

虎啸岩 当山洞发出了虎啸声

虎啸岩景区主要景点有一线天、楼阁岩、凌霄峰、石门岩和虎啸岩等,是武夷山屈指可数的独具泉天趣的佳境之一。令人毛骨悚然的“虎啸”声,来自岩上的一个巨洞,山风穿过洞口,就会发出近似虎啸之声。声小之时,只能穿耳闪过,宏亮之时,却可声传空谷,震撼群山。

古闽族文化的遗留

古闽族文化 3000多年前的先进文明

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武夷山劳动生息,逐步形成了国内外仅有的偏居中国一隅的“古闽族”文化和其后的“闽越族”文化,绵延2000多年之久,留下众多的文化遗存。已发现的文化特征有“架壑船棺”、“虹桥板”以及占地48万平方米的汉代闽越王城遗址。

架壑船棺 古先民丧葬遗存,悬棺葬俗的发祥地

架壑船棺,距今3750余年,是现今国内发现年代至为久远的悬棺;棺中的棉布残片是中国迄今发现至早的棉纺织品实物。因而,武夷山被考古学家认为是悬棺葬俗的发祥地,其实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和已消逝的古闽族文化的极为珍贵资料。

古汉城遗址 2200多年前的“现代化”城市

身为长江以南保存十分完整的一座汉代古城址,古汉城遗址在创建选址、建筑手法和风格上独具一格,是中国古代南方城市的一个典型代表。大量的珍贵文物,如日用陶器、陶制建筑材料、文字瓦当、铁器青铜器等,分别代表当时先进的生产力,是研究汉代闽越族盛衰及江南经济文化发展史重要的实物资料。

三教名山

洞天 幽静之林,通天之境

相传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世人以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怀仰慕。潜隐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静之山林,故多择有仙迹传说之处,兴建宫观,期荫仙风而功道园融。历代以来,道侣栖止,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故洞天福地已成为中国锦绣河山之胜境。

武夷宫 宋代名观,在毁灭与重生中前行

武夷宫是历代帝祭奠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国六大名观之一。在一千多年的纷纷扰扰里,几毁几建,现武夷宫为2006年修葺的,庭院里的两株桂树,则是宋代遗存下来的,是800多年的古树。全面恢复武夷宫的计划将逐步进行。这座千古名观必将重现昔日的雄姿。

中国茶文化

印象大红袍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

《印象大红袍》为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大型演出,“实景电影”采用三百六十度旋转的观众席,舞台视觉总长度达一万两千米。长达七十分钟的演出,在完全开放的“山水”间进行,全新的演绎方式——“山水环景剧场”,让你大开眼界,过目难忘。

当前天气生活 养生健康 地方特产 地方文化 美食天下 天气旅游 天气资讯 天气常识

热门景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