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粉是指用于勾芡的烹饪材料,而淀粉不仅指烹饪用的材料,还泛指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物质;还有生粉是玉米淀粉、土豆淀粉,而淀粉则含有菱角淀粉、绿豆淀粉、小麦淀粉、甘薯淀粉等多种淀粉;然后就是淀粉用途比生粉用途广,生粉适合用来勾芡,而淀粉可以用来制作蛋糕、点心、凉糕、勾芡等。
日期:2019-08-30 来源:周六天气网
据县事旧志记载,两汉之间,王莽篡夺汉室江山后,为斩草除根,派兵追杀汉室宗亲刘秀。一天一位身穿战袍,风尘仆仆、汗流浃背的将军,打马扬鞭,直向北郝村而来。正是兵荒马乱的年月,村民们谁也不敢多事,都吓的赶紧关门闭户。将军下马,挥汗敲门,央求给碗水喝,找个地方躲避一下,哪怕有个破屋旧庙也好。有村民隔着门说,这村一没井,二没庙,你快往村外跑吧。将军无奈,长叹一声:“北郝村有一景,也没庙,也没井,土地爷住在墙窟窿。”(直到现在我们这一带人的家里土地爷都是在迎门的墙窟窿里供奉着)。
话音刚落,村外风烟滚滚,旌旗蔽日,战马嘶鸣,眼看追兵将至。将军深知处境危险,急忙打马扬鞭,向前跑去,在村头见一断墙寺院,遂跳了进去。“噗通”一声,昏倒在花下。说也奇怪,这花“唰”地一下疏枝展叶,把这位将军遮盖的严严实实,追兵赶来,在寺内东寻西找,不见将军身影,又见一白马向前跑去,便命士兵紧追。
过了个把时辰,昏迷中的将军被阵阵花香催醒,睁眼一看,自己原来躺在花丛中,众牡丹竟相开放,红似朝霞,顿觉心旷神怡,饥渴消失,精神抖擞,便挥剑在寺内的断墙壁上题诗一首,跃马而去。
众村民望见追兵走远,便三三五五地来寺庙内看个究竟,只见墙上留诗曰:“小王避乱过荒庄,井庙俱无甚凄凉。惟有牡丹花数株,忠心不改向君王。”并署名刘秀。
读罢诗,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原来这奇花,就是国色天香的牡丹,而另一株呢?就是相依为命的芍药;那位将军就是后来在柏乡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的光武帝刘秀。因为这里的牡丹曾经救过汉光武帝刘秀的命,于是人们就称柏乡牡丹为汉代牡丹了。
汉牡丹五奇
一、年代久远。
汉代时期已有记载距今已2000多年。早于洛阳唐代牡丹500多年,早于荷泽明代牡丹1400多年。堪称华夏一绝,世界之最。(注:洛阳唐代牡丹或荷泽明代牡丹并不是单株存活至今的,只是从那时兴起种植的,一般牡丹寿命不过几十年,超过百年的稀少)
二、同株异花。
在同一株汉代牡丹上可开出花色不同,花型不同,层次不同的牡丹花。有荷花型、菊花型、千层台阁型。
三、异地不活。
汉代牡丹只能在这个池内栽培,离开此地,则不能成活。1937年后,日寇侵华期间,驻县日军头目妄图独霸名花,曾两次派人深挖,连根带土运回日本栽种,虽然浇水施肥,百般侍弄,汉牡丹仍以死抗争,枯萎而亡。汉代牡丹遭此劫掠,枝叶干枯,数年不发。直到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后,汉牡丹才根枝复生,鲜花又开。因此人们又称赞汉牡丹有民族气节,是爱国神花。后来又有人进行移栽,仍旧未能成活。
四、不解之迷。
既有古代神话(入地成花,牡丹救主),又有现代不解之迷:在清代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驾崩那一年,曾开过两朵白花。一九七六年又开了三朵白花,就在那一年,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毛泽东主席相继去世。
五、素有灵气。
清光绪十六年的石碑上,就记载着柏乡汉牡丹“素有灵气”。从老一辈就流传着“花开知国事,花盛则年丰,花衰则年欠”的说法,至今百姓“观花问事”之风仍盛。
【上海】今明天晴好气温低 周四起小雨报到
【安徽】中东部气温开始回升 南方雨雪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