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泉城济南高温潮湿的季节,但济南野生动物世界的大熊猫“二喜”却格外欢实。园区工作人员专门为“二喜”开设了16摄氏度的空调房,并且为它准备了包裹着冰块的水果以及大量新鲜竹子,让它在炎炎夏季也能乐享清凉。
浮山之自然与人文 去了几次枞阳浮山,一直没有时间静下来补记点什么,利用这次休假,整理图片之际,补些印象。 首先让我们整体性了解一下浮山。 地处安徽省枞阳县的浮山,如船如渡,号称“水山绿叶”,是一座佛教与文化名山。上到南宋、下至民国,留下了480多幅摩崖石刻,文体各异,书法万千,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古火山遗迹,为世界同类型地质构造的典型。 浮山是一座沉睡亿年之久的古火山,由富含钠、钾的火山岩组成。虽经大自然改造,仍保留其完整性与典型性。该火山岩盆地位于地质上称为淮阳古陆、张八岭古陆及江南古陆之间的下扬子沿江火山岩带内。在距今约1.4亿年至1亿年的侏罗纪晚期至白垩纪早期近4000万年中,曾几度喷发,中间还有一次岩浆入侵活动,形成了如今奇特的火山地貌。据专家介绍,浮山火山爆发方式类似于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公元79年8月24日的爆发情景,连续两次喷发,形成两个流动单元,整体冷却。如此形成的岩石构成现在浮山主要景观--陡崖、叠嶂、岩洞、龟裂纹、柱状节理、喷气孔等。其地质构造全国罕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是国内中生代粗面质火山岩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堪称一座“天然火山地质公园”。浮山破火山是研究长江中下游郯庐断裂地壳深化过程的天然记录,是研究深部地壳、地幔的标本。 浮山古名浮渡山,与黄山、九华山、天柱山、齐云山、琅琊山并列,为安徽历史名山。它位于皖中偏西南、长江北岸的白荡湖滨,南距枞阳县城36公里,北与巢湖地区的庐江县交界,最高峰海拔165米。浮山因其"东西南北皆水汇"、"山浮水面水浮山"而得名。其主要景区面积76.6平方公里,1983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列为国家森林公园,2001年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该景区以独特的火山地质地貌、摩崖石刻、河湖风光而著称于世。张公岩景区是浮山主景区之一,此处集宗教遗迹、火山岩洞、摩崖石刻于一体。它是一个以火山岩洞、摩崖石刻为特色,以河湖风光傍依、人文景观独特,儒、佛、道"三教"荟萃,历史悠久,名士辈出相辉映的风景名胜区。 说起儒、佛、道"三教"荟萃。“儒”有历代文人墨客;“佛”有历代传佛修行之高僧;“道”则汉有左慈,宋有张同之,明有雷鲤等。浮山作为我国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影响也不可小覰。 接着让我们前往浮山实地看看。 去浮山有多条途径,一日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安徽安庆市坐长途公交车(每天仅有一班)或自驾车直往;二曰坐车后可先抵枞阳县,在该县车站内直转前往浮山方向的乡间交通车前往,在邻近处改搭放屁虫(三轮车)抵达浮山镇;三曰从桐城方向过来中途停靠浮山博物馆。不过总体看来,去浮山不是特别方便,不过一天从安庆来回不是问题。 浮山景区与浮山镇紧密相连,一般来浮山先抵浮山镇,从前门上浮山必过浮山中学,这是浮山镇最有名的一处公学,说它有名不是指它在该镇有名,而是在安庆市有名,每年均有数以百计中学生从此考入全国各地各类大学。来浮山旅游,这个地方也是一个游览观光的佳地。如果你带小孩旅游,去这所中学看看,必然大有收获。 从前门上浮山,是从浮山中学的大门右侧沿羊肠小道前往,不知道的人有点不信,这是因为进山的路无标识,也显得原始和自然。向前行进百米,可见施工,这是为浮山进山大门而建(本人认为)。再沿树林小道崎岖而行,耳旁听着鸟鸣与风吹树林的沙沙声,显得清闲而惬意。因为游人稀少,如果是胆小的人或是只身前来,真有的毛怵之感,甚至不敢前行。如此前行千米,得搭级而上,迎面巨大的滴水岩挡住去路,这是浮山的第一个景点,依山的前门寺庙区。如果是第一次来,你自然不知道已进入山门。看这滴水岩,形状奇特,让人连想,周边竹林随风摇曳,似有赏景阅舞之意,看着山泉滴滴,青苔绿绿,时间的流逝印记了岁月轮回。 转弯向上,一道山门立在眼前,这里平时有人在此售票,门票的价格具有弹性,就看你怎么砍了。进入山门,就是面山而立的开门寺庙,山岩的凹陷处被寺庙主人巧建为自然寺,寺中建一高大立佛。随着多年的修建,寺庙的整体功能已初步完善。寺中道人念佛修经,待人贡奉。 这处寺庙还有一个特殊之地,就是寺庙的下部有一地下隧道,从右进入从寺庙正中盘出,这恐怕是寺庙中独一无二的。隧道无灯,漆黑无比,洞口有人售烛,或帮你引路,或帮你照明,探险吗?那就下去…… 寺庙向南是个特别的景区,石门石阶,一线天。这一去处,并非一般景区的一线天的模样,而是一个巨大的滴水山洞,成巨型葫芦,高处通天,进出处为一线天。景色别样,这是进入浮山最具自然影响力的一处天然洞穴。身置其中,滴水之声不绝于耳,吆喝几嗓,回声悠扬,仿佛与世隔绝,自成一统。这处景区,自然也有石碑题刻,洞口的巨石身上随处可见大小不一的题名磨崖。有趣的是这巨大的石壁的下部被一批的折枝撑着,有说是信佛诉愿,有说是防石滑倒,当然笔者不知何意。 说到这滴水一线天,让我想起几十年前一个伪气功,为了使人相信,这伪气功的“创立者”以此练功竞得“真经”,还真给不明真相的信徒忽悠几番。你看只有这自然的造化,才有超自然的功力,果然不同反响…… 这一景区,立在高处,周边树木丛生,生机盎然,你不由不叹自然之清新,环境之优雅。记得多年前来此,周边的树还没有影响你的视觉。有幸之时,你可以看到雪白的一片一片白点,是什么?取一小石掷之,忽然一阵清风飘过,声过低回,白茫茫的星星点点,忽上忽下,连片飞舞,想必大家知晓了,那是无数的白鹭鸟在唱歌、在跳舞、在展示、在画龙点睛。此时的你会被这突然的景色而折服,这不正是自然的和谐乐章吗?太美了,太壮观了,太无语了。……可惜近几年来此,这一美景没有撞过,多次带机,也未留下星点印迹,甚为憾事。 离开前山寺,前行百余米,又一巨大石门迎你而来,这一石门,也很特别,就是石门仿佛是专门造化,突立半山之中,门洞大开,天然过道,自然也少不了石碑题刻。 继续前行,盘山而上,几处小型地标让你探个究竟。再往前行,一个迎坡开场不由不让你住足远望,一则是累了,休息休息,一则是登高望远,无比愉悦。这里一目千里,整个东门景区尽收眼底,山峦叠翠,田野无垠。近年这里连片开发的村庄和休闲之处,点缀其间,说其和谐,也算和谐,说其显眼,也算扎眼。不过此时此景,仍然是你登高心情畅阅之时,指指点点,往来不绝。 过了开场,再上就是浮山山顶,有意思的是这个山顶不同寻常,山顶处沿路两边有庄稼地,地虽不大,却是真地真庄稼。走在这里,你会感觉是不是走错路了,平地旱田,还是景区吗?向西远望,却是山顶,独特的山林围绕在你的四周,是景区没错。随着时光的推移,山上树木长高了,影响了你的视线。不然这里是看火山口的好去处,断崖环绕,火山口近在眼前。不过现在只是丛丛一片,不见深渊了。 让我用陈述的语言来表述一下浮山地貌:浮山是一座沉睡亿年之久的具有典型性的白垩纪晚期火山喷发形成的古火山,其地质构造是国内中生代粗面质火山岩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堪称一座“天然火山地质公园”。由于火山喷发而产生的大小洞穴玲珑剔透,浮山古火山遗迹被中国地层典命名为“浮山旋回”,具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被看作是中国的“维苏威”。可惜的是山上植被丛生,无法体会某些胜景了。 离开旱田就是下山的路了,如果是初来,你会感觉浮山的人文景观在那?四处找寻不见,甚至怀疑浮山的精化是否是虚幻的。当你正想之时,你会看见一间房高的七级佛图塔,那是一个老僧的圆寂之墓。四周找寻却不见老僧的姓氏。让你有所感悟。 继续向下,一个小石门越来越近,这就到了浮山人文精化之所在了--石刻寺庙区。这里的石刻区是自然形成的拱形面壁山崖。石刻众多,自然会引起你的极大兴趣,再累你都会忘呼所以,仔细赏玩。拱形山崖分为上下两层,走过上层,进入的是山中寺庙区,这段山路不长但得多加小心,因为路徒而窄下,不可大意。进入山中寺,当然有许多有事关寺庙的说法。 据考证远在晋梁时代(266-557)就建立了寺庙,时为“浮山寺”。后在陈隋年间(557-618),浮山即成为佛教天台宗智顗大量的道场。宁天禧年间(1017-1021),郑州名僧远禄来此住持,是为浮山第一代开山禅师,宋仁宗赐号“园鉴大师”,又赐寺名“大华严寺”,从此浮山进入佛教鼎盛时期。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浮山的佛教香火一直绵延不断,寺庙、塔院林立,高僧辈出,成为驰名中外的佛教名山名寺。由于浮山是儒、佛、道"三教"荟萃,因此这里的寺庙也是历史悠久,功能独特。 在寺庙区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寺前有两棵大树,数以百年,甚为茂胜。寺庙的右侧是片竹林区,竹林清幽,粗若碗口,和风歌唱,感觉甚美。 现在的寺庙,寺僧不多,清雅闲静。在寺中,僧人会为你讲历史讲典故,当然也希望你能在此烧香供奉,留下“银两”。这里的寺庙当然也是依山而建,庙中有火山岩洞留下的印迹。天然石洞,自然省了些建筑材料。 离开寺庙向左,再度进入火山岩口石碑集中区,也是历代文人集中展示区。在这里你会体会火山喷发而产生的大小洞穴玲珑剔透,巧夺天工;在这里你会体会历史的厚重和积淀,文化荟萃。洞穴大小不一,洞洞相连。火烧的颜色,优美的弧形,高低不同,和谐共生。文化方面,历朝历代无数名流雅士、文人墨客如唐宋的孟郊、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均来此游览。这里浮山流域还诞生了明大学士何如宠、清桐城派宗师方苞、刘大櫆、姚鼐等名士,他们的一生无不受到此地影响。这些风流人物在此吟诗唱游,留下了上至唐宋、下至民国的大量的摩崖石刻,现存483块。文体各异,书法万千。有诗词、游记,有庵堂碑记、题词留名。大者一米见方,小者不及一寸,或铁画银勾,或清瘦严谨,或丰润饱满,或端庄秀丽,构成了浮山名景。是江南最大的岩洞摩崖石刻长廊和宋代莲花座及石雕佛像群。 如果你是书法爱好者,你会置身其中而不出;如果你是火山爱好者,你会贴面诉说而不止;如果你是自然爱好者,你会仰天长叹而不绝。这就是人文之功,自然之力。补充说一句,如果你是胜夏来此,清凉的风源源不断,你会在此安家不走,这就是你胜夏最佳寻觅之所,绝无胜夏之炎却有换季之感。 走出崎岖石刻群,山角就立在眼前,南部的火山口断崖耀眼印目,万绿丛中斑马白让你深究不已,只可惜不能前往,无路可寻了。 下得山来,旁边不远处是浮山博物馆,馆内有不少火山标本,音像俱全,在这里你可以完整了解浮山的历史,浮山的文化,浮山的印象。 这就是浮山,这就是自然,这就是历史,这就是文化。 (注:本文部分文字资料采自网络,感谢资料提供者) 记于宜城09牛年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