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泉城济南高温潮湿的季节,但济南野生动物世界的大熊猫“二喜”却格外欢实。园区工作人员专门为“二喜”开设了16摄氏度的空调房,并且为它准备了包裹着冰块的水果以及大量新鲜竹子,让它在炎炎夏季也能乐享清凉。
佛光寺重建于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从建筑时间上说,它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的五台县南禅寺正殿,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二位。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四绝”。 佛光寺殿堂高大,层层相叠,而且布局疏郎,主次分明。东大殿踞于高台上,大殿内的佛坛上有唐代彩塑35尊。释迦牟尼佛端坐于佛坛正中,阿弥陀佛居右,弥勒佛居左,左右是普贤,文殊二位菩萨。 这和一般寺院不同,一般寺院都是文殊菩萨在左,普贤在右,而在佛光寺和五台山所有的寺院中,却都将文殊塑在右边,普贤塑在左边。 殿内的胁侍菩萨和供养菩萨都是女儿身,弯弯的娥眉中间还有一点朱点,显得颇具风韵。 围绕着佛坛的殿内墙壁前,排列着五百罗汉,为明代塑造,是身材差不多大小的“小品”。值得注意的是佛座背面的一幅唐代壁画,此画长80厘米,高30厘米,上画天王降伏妖魔鬼怪的故事,中间站着一个头戴花冠、神情恐慌的女子。这幅画虽历千余年,但仍色泽犹新。 还有一幅绘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的壁画,也颇具特色。 画上有七个圆光,每个圆光中有10尊佛像,圆光下的方框内还写着各尊佛的名号。最左一格题:“佛光庄信佛弟子的刘太知……宣和四年三月初……”这些壁画,连同佛像,梁下面的一些黑迹及东大殿建筑,被人们誉为佛光寺的“四绝”。